城北区:精细化理念打造精品城区
| 招商动态 |2012-04-24
城北区:精细化理念打造精品城区
城北区,西宁市一个最具特色的地方,农耕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湿地景观在这里星罗棋布,山水秀美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而要把这幅画卷打造成珍品、精品,唯有精雕细琢。自全市提出树立精细化理念、打造精品城区的工作要求后,精细化理念已开始融合到城北区各单位、各部门的管理理念当中,一个精品城区已开始在城北崛起。
三个“精品”幸福百姓生活
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山水生态宜居区,这是市委市政府赋于城北区新时代的使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造就了城北区独具优势的特色,城北区为此将在三个方面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精品农村
围绕“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建设生态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基地,在高、精、特、细上做文章,着力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继续抓好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西川地区精心打造一批彰显特色、传承人文、富有魅力的农业园区和乡村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特色旅游,不断丰富旅游内涵。依托园区建设和大项目实施,高起点做好城中村改造规划,加快推进组团式新村建设,整体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完善供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加快推进农民居住、土地、产业“三集中”,继续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精品城区
围绕“清水入城”工程,全力做好北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沿岸综合开发,把北川河流域沿岸打造成城市的新亮点。以门源路延长段建设和周边改造为契机,高起点规划实施好小桥后山片区开发,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按照快捷、畅通、安全、有序的要求,全力实施柴达木路综合整治,倒排工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隔离护栏安装、楼体、墙体美化、街景灯饰亮化等工作,把柴达木路打造成畅通的大通道和景观带。结合架设天桥,与规划、国土部门联动,做好柴达木路周边地块规划、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开发建设和控制违章建筑等工作。按照打造精品街区的要求,做好小桥大街两侧人行隔离护栏安装、设置景点小品等工作,继续实施沿街楼体的亮化美化,提升城区品位和档次。
精品房产
坚持“以安置促拆迁、以安置保拆迁”的原则,做好教育园区建设、兴贸路等项目的征地拆迁,保证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尽快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主动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申请省上专项资金,建设城北区公租住房,满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通过对原青海橡胶厂、大修厂、化工厂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打造一批精品住宅小区,着力改善破产企业群众住房条件。此外,城北区还将落实城市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在规划建设环节,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力求每个项目都成为精品。逐步完善小桥大街、宁大路等重点地段的排水、排污管道的建设,加大对市政设施的修补,计划对朝阳东西路、柴达木巷等16条道路进行维修;进一步完善日常巡查制度,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将城管重心下移,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执法、评价相互衔接的城管网格化系统,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践行精细走向精品
政法委:区政法委综治办将开展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精细化,将全区23个社区按照管理单位最小化、服务管理最优化的原则,划分为133个网格;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的精细化,实施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群团调解和中介调解的“六调联动”,全方位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完善重大事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的精细化,今年6月份准备组织开展一次重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精细化,对已招聘的100名专业巡防队员和100名义务巡防队员,对其工作职责进行认真分工,同时动员老党员、老干部、退休职工、低保户、青年志愿者、楼栋长、物业、商店职工开展户户联防店店联防。
